第二百八十一章 摧锋折锐
然而,这年月物资贵乏,士卒每日但以粟米、大米、黄豆、黑豆和小麦等主食充饥,本就缺乏营养。
若再把为数不多的油料用掉,不但影响士卒士气,其数量也聊胜于无。
思前想后,张顺正没主意之事,突然听到麾下士卒强调对方身披“大绵甲”,不由灵机一动,产生了以水代火的想法。
火固然能够焚烧,水未必不能破敌。
先前西安城外一战,官兵为水所淹,身着棉甲在水中挣扎的场景犹历历在目,这让张顺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他便让士卒取来缴获的后金重甲、绵甲进行称重,发现前者重达三十斤,而后者亦重大十余斤左右。
如此铠甲,再加上弓箭腰刀及一应物件,差不多有五十斤重。
使健壮之士穿上,端的是刀枪不入,犹胜当初义军组建的李际遇和王定两营重甲兵铠甲。
然而,当张顺命人将这些铠甲喷湿以后,绵甲和重甲内衬吸了水,竟然重大六七十斤,哪怕力大无穷之辈亦无法穿着此甲作战。
由此,张顺这才确定了“水枪”战术,在对面后金军制作盾车的同时,义军加紧制作了“水铳”、“水车”以作破敌之用。
果然吃了义军这一呲,顿时后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