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一菲,救命啊!
鞍的这次尝试。
事实证明,秦染秋的决定是正确的。
主流观众根本不关心所谓帧率和参数,还有所谓人文关怀以及丰富的电影细节,120帧他们不吃。
顶配格式的高昂票价劝退了非常多的观众。
而《比利林恩》枯燥的主题也不是主流观众愿意接受的。
文艺片就应该有文艺片该有的市场定位。
刘一菲回京后,拉着程玉安又去看了一遍《比利林恩》。
刘一菲之前没看过,看完出来眉头紧锁。
“怎么了?”程玉安笑问。
“说不上来。”刘一菲想了想,说,“感觉很怪,水平肯定不低,我很喜欢,但就是很怪。”
刘一菲的感觉是对的,程玉安说:“《少年派》透支了李鞍太多的思想,比利·林恩的迷茫和无所适从未尝不是李鞍本人的,太拧巴。
“用主角的PTSD来反战,又没做得更加彻底,整个戏剧内核太内敛,太东方了,这部电影就是换成60帧,表现也不会太好。跟120帧没太大关系。”
李鞍之前说过,如果电影不好看,怪我,别怪技术。
技术本身当然没问题,快播的技术有问题吗?但做出来的东西就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