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0、策马豫州

少。
    投降其实也分暂时性的投降和彻底的改换门庭,前者大抵是因为形势所逼,直白点说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了,要么投降要么赴死。
    后者却要考虑很多东西,当然,基本上也只会出现从弱的阵营投靠到更为强势的一方阵营。
    这便是为什么“诈降”在天朝历史上出现的桉例不多的原因,亦是以多疑闻名的曹操,为何对黄盖“投降”十分相信的缘故。
    因为在刚刚不战而下得了整个荆州的曹操看来,东吴整个集团都应该望风而降才对啊!
    什么?只有一个黄盖?
    在他看来,这反而是不合情理的。
    同样的,如果这时曹操帐下的某位臣子,不论文人武将,去对周瑜说要投降的话,周瑜可能信吗?
    《诸界第一因》
    所以在当时的王政看来,高览的投降更多是一种“暂时性”的,更会成为一个极为不安定的因素。
    最终没有举起屠刀,倒也不是因为妇人之仁,而是一则考虑到后续可能会出现的负面影响,二则随着势力版图的不断扩大,王政如今也着实是有些求贤如渴,对于高览这样的大将之材,一刀砍了未免可惜。
    当然,也只是暂时的。
    回到下邳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