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四百一十三 朝贡的大理

求和,这种态度延续到了大理国时期。
    赵匡胤南征时,吸取了唐军两次全军覆没的教训,以大渡河为界,放弃攻取大理,使得大理国得以保存,之后南北宋对于大理国始终是交流中带着警惕的态度,对他们始终不冷不热,双方交流十分有限。
    这也导致终大理一世,始终以佛学作为官方学说,而非儒学,中华文化并未在大理国生根发芽。
    所以当蒙元统治云南地区并且在当地建造孔庙的时候,大理人都称孔子为“汉佛”,对其相当陌生、不了解。
    相对于南北宋带着警惕的交流,大理国对宋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友好交流的态度,多次遣使朝贡,并且请求册封,获得了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的封号,也算是南宋的一个藩属国。
    南宋被大明消灭之后,眼下的大理国也失去了法理上的上国,继续和大明建立宗藩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苏咏霖不知道大理国是否也持有和南越李氏王朝一样的对待大明的警惕态度,但是他更清楚的是,这些小国其实没得选,不管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管大明到底有多在乎革命,他们都没得选。
    大明就在这里,就在这个传统的东亚核心之地建立政权,建立武装,强大的力量向四周辐射,无人可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