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一十四 苏咏霖颇为顾虑
明。
但是实际运行起来,因为吏部的很多官员本身也是复兴会员,也要受到组织部的管理,所以在新人提拔和新官选任的问题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组织部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组织部对吏部的这种影响力越来越大。
第二次大清洗到第三次大清洗期间,由于当时的实际需求,组织部和吏部召开过多次联席会议来安排被拿下的官员和复兴会员的职位补充。
因为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被拿下的官员和复兴会员数量很大,需要补充的数量也很大,所以这样的会议召开过很多次,以至于本来的权宜之计在后面的运行过程中成为了惯例。
到如今,吏部还真的有种橡皮图章的感觉,往往是联席会议作出决断,然后两方面回去各自登记造册。
而在联席会议上,组织部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周翀公平公正的名声太大,大家都信服,吏部几乎没什么话语权,乃至于朝廷官职方面也是联席会议说了算。
吏部方面不是没有过反对。
潘勇建说狄辽是组织部的仆人这种事情绝对是在污蔑狄辽,狄辽好歹是一部之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自己的职权被其他部门侵夺呢?
他多次提出过反对意见,向周翀提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