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三十三 南下
了他一次非常不错的出巡体验。
洪武五年之前,大明的驿站系统还是挺寒碜的。
尤其在伙食方面,驿站厨子的水平良莠不齐,惹得经常外出公干的官员们整理出了一份【驿站生存图鉴】,把做饭好吃的驿站和难吃的驿站都给标出来了。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辛酸泪,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苏咏霖最开始还觉得是有些官员矫情,吃不了苦,很生气,斥责了一些官员。
结果等后面辛弃疾南下访宋之后,他亲自体验了一下某些著名驿站的伙食水平,得出了【厨子就是在糟践东西】的结论。
于是苏咏霖才相信这可能真的不是官员们矫情,而是厨子水平太次,有糟践东西的嫌疑,若是让他们继续这样糟践下去,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粮食,这很不好。
后面苏咏霖就经过了一番整顿,把军队火头制度引入驿站系统当中。
驿站厨子上岗之前要得到驿站全体服务人员的认可,做饭水平如何,大家吃了之后打分,超过五分之四的服务人员认可他的厨艺了,觉得不错了,不会糟践东西了,那才能正式上岗,吃这碗公家饭。
洪武六年七年往后,大明驿站伙食水平大大提升,且有了很高的稳定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