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六百三十八 大明需要火车

步演示,苏咏霖自己也画图用来演示蒸汽动力的转化使用方式。
    尽管他自己不具备动手能力,也不会冶铁,但是这种行为似乎给技术人员们带去了全新的思路。
    共和纪年之后,技术工人们开始竭尽全力的攻克齿轮难关,朝着苏咏霖指出来的方向实现蒸汽机向动力机的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果。
    比如他们已经搞清楚了蒸汽动力机的运转原理,开始向着实操转变,但是这的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试错成本。
    而铁轨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苏咏霖用古代有轨车辆做例子,告诉他们火车也需要轨道,而和古代有轨车辆不同的是,火车的轨道不仅需要传统的木枕,也需要铁制轨道来配合车轮。
    因此在火车的设计上,从一开始就要让火车车轮之间的宽度配合好铁轨的宽度,使得火车能够在铁轨上顺利行驶。
    这个原理很简单,古代有轨车辆也是如此运行的,不过动力不同罢了。
    用蒸汽动力取代畜力,这是很明确的目标。
    随着蒸汽动力机的技术进步,时间来到共和二零一七年的时候,技术工人们已经开始在中都城外东北地区的一条路上开始尝试铺设实验性质的铁轨。
    他们需要让初具雏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