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九章 再扶你教你十年

    赵德昭的回答,主要谈及“国策、军制与经济”等三个方面。
    从唐朝面临的外部军事压力,谈到李唐朝廷在国策上的应对与失误。
    从唐代中期以后府兵制度的败坏,谈到募兵制的补充与兴起;
    最后是以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为收尾:
    “……藩镇在钱粮赋税上可以自给自足,有充足财力自行蓄养精兵,无需仰赖朝廷的财政调拨。这便是藩镇之祸的经济基础。只要刨掉这个经济基础,便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赵德昭洋洋洒洒,不歇气地说了小半个时辰,把唐代“藩镇割据”的内在驱动因素,从各个方面都说透了。
    赵匡胤听得张大嘴巴,两个眼睛都直了!
    他曾经与朝廷的文官们多次讨论过“藩镇之祸”,各人水平不一,提出的看法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要不就怪唐玄宗晚年昏庸,弄出了“安史之乱”,没有“安史之乱”,哪会有后来的藩镇之祸?
    要不就怪唐肃宗不听李泌之言,生生葬送了大好局面,使得“藩镇割据”成为既定之局。
    反正,肇祸因由都是李唐朝廷无能,皇帝一意孤行不听劝。
    能够思考得深入一些,提出几条制度与环境原因的,十中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