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孔子
长幼尊卑,纲常伦理。与不同等级的人交往也应该有不同的礼遇。
这便是孔子的礼。
如果是在普通的历史上,孔子的礼倒也正常。但是在这个世界,却是“上天”存在着的世界。
上天行周,从而才有周礼,孔子的礼,尤其是从周礼衍生而来的礼,某种意义上来说,便代表着“天”。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不语,不代表不信,而是代表敬。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这说明,孔子还是相信“鬼神”的存在,并且尊奉于“天”的。
而苏寻的所作所为,乃是以剑斩命,拒绝了传承天命,也拒绝了“礼”。天命不再,周室难兴,因此,孔子会怀疑人生便也是很正常的了。
面对孔子的问话,老子指向大地,说道:“这天下的正路,就在这里。”
孔子一愣:“就在这里?”
老子点头道:“天下的正路,在于造化。天地存在,造化便存在。天所制定的新路,无论是规则也好,道理也好,礼法也罢,终究是片面的。”
“人心没有伪装,才能够分清楚何为真,何为假。若强行压抑一个人的本性,所能够得到的往往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