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
出了7200元,作为奖励台东籍的大专学生的奖学金。
台湾学者黄纯青最佩服胡适的学问、人品,他比胡适年长18岁。这一次胡适从美国来到台湾,他写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发表在11月29日的《中央日报(副刊)》上,题目为“台湾与胡适”。文章中,黄纯青带着骄傲的心情宣布:“台湾确是胡适博士之识字发祥地;台湾确是名闻天下的权威学者胡适之识字发祥地”。
胡适赴台南、台东故地访旧后,回到台北。
1953年1月6日,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欢迎会上演讲时,他大声称自己是“半个台湾人”,并且说:“黄(纯青)先生说我是台湾人,的确台湾是我的第二故乡,幼年时我曾在台湾住过一年又十个月。这次我到台南、台东等地,曾种了一株榕树,两株樟树,据说这两种树都有很长的寿命,将来长大了,也许有一个小小掌故的地位,也可以说替将来的台湾文献捏造一些掌故。”
的确,台南、台东给幼年的胡适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多年过去了,胡适回忆起来依然是清晰的,“我虽然小时候在台湾住过,可是并不会讲台湾话,现在还记得的,只晓得吃饭叫‘呷板’,吃粥叫‘呷米’。”当时,台湾岛内有许许多多随国民党败退来台的外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