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虚位以待
定一人任中研院院长。
蔡元培先生葬礼结束后,中研院评议会秘书翁文灏、中研院总干事任鸿隽、前总干事朱家骅、教育部长王世杰等人经过商议,通知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评议员赴重庆开会,选举新一届中研院院长人选。当时,身为评议员的蒋梦麟、傅斯年、陈寅恪、陶孟和、李济、竺可桢、李四光等人大部分都在西南大后方,他们接到通知后便先后来到了山城重庆。
因为蔡元培担任院长之前是北大的校长,加之北大在学界的地位,似乎这个院长和北大有很深的渊源。于是有人提议现任北大校长、西南联大常委蒋梦麟继任院长,但不少评议员对此不置可否。更多的人则属意于著名学者、时任驻美大使的胡适,认为院长一职非胡适莫属。
史学大家陈寅恪就是挺胡者之一。他公开宣称,此番来重庆,就是为了投胡适一票。蒋介石当时则有意于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顾孟余,他曾授意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致中研院评议会秘书翁文灏一函,内有“盼以顾孟余为中研院院长”之语,但后因遭到诸多学人的抵制而作罢。
而当时重庆的政界、学界要人中,最热衷于此事的莫过于翁文灏、任鸿隽、朱家骅和王世杰四人了。他们暗中较劲,使出浑身解数,都想坐上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