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12章 “甲午”之后

只关心个人宠辱而把世事的安危置之度外。
    蔡元培认为,甲午战败乃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聚铁铸错,一至于此,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他说,“韩、魏于秦,宋于金,不如是之甚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个马关条约简直比战国时期韩、魏屈事于秦,南宋屈事于金更加让国人屈辱。他谴责清王朝的治下“疆臣跋扈,政府阘茸,外内狼狈,虚疑恫愒,以成炀灶之计,聚铁铸错,一至于此”。
    1894年底,李慈铭因病逝世,李家南归,蔡元培移居北京城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
    甲午战争的惨败,促使已近“而立之年”的蔡元培重新思考许多问题。而“甲午之后,朝士竟言西学”的大气候,也推动着他开始如饥似渴的摄取新学。
    1895年夏开始,许多朝中官员,特别是主战的清流们,愤于《马关条约》的签订,纷纷请假离京返里。这一年的秋天,蔡元培也向上司乞假回乡一年。
    归家途中,元培特赴南京,拜谒了他心仪已久名满天下的两江总督张之洞。张之洞对这以“怪八股”著称的后起之秀也很高看,接待他时,正巧康有为会试时的房师余诚格也在场。他们很自然地谈到了康有为。
    让蔡元培有些意外的是,张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