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甲午”之后
2月,蔡元培自陆路乘马车回京销假。
1897年的北京,喧嚣着改良的思潮,《时务报》、《新闻报》等连篇累牍 的倡扬变法,粤学会、蜀学会、闽学会等在京的各省人士,纷纷发起成立维新团体。很快,公车上书的领军、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再次来京,多次上书要求变法;标志着这场维新运动,正在从思想酝酿转变为付诸行动。
毫无疑问,蔡元培在思想上是属于维新派。只是,他已经过了特别容易头脑发热的青葱年岁。一个饱学经史又接触涉猎了大量近代科学知识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是不会盲从的,都要经过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是否行得通。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蔡元培有了特别大的变化。他的北京寓所书房中悬挂着十个大字:“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
一个刚刚入仕的翰林,已经把功名和利禄放到一边了,此时的蔡元培所热衷的事,是要在知识领域寻找新的天地,为民族的出路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
这段时间,他在仔细研习了《适可斋纪言》四卷,在心得中写道:“其人于西学极深,论铁道,论海军,论外交,皆提纲挈领。批卻导窾,异乎沾沾然芥拾陈言,毛举细故以自鸣者。”
他还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