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
后仅仅历时103天。
“戊戌六君子”的死极大地触动了蔡元培。他对维新人士的精神当然是感佩有加的,这些同龄人的那一腔热血和牺牲的精神,以及他们所胸怀的抱负唤起了他的强烈共鸣。
对于一身侠气的谭嗣同,蔡元培更是格外佩服,他几年后的一封信中还念念不忘地写下了这样的话:“盖元培所慕者,独谭嗣同耳。苦康、梁之首事而逃,经元善之电奏而逃,则固所唾弃不屑者也,况其无康、经之难而屑屑求免也乎。且夫避祸者,所以求生也。充求生之量,必极之富贵利达。”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蔡元培都应当是坚定的维新派。让人不解的是,他本人几乎没有参与维新变法的什么活动,因此也就没有受到牵连。
有人经过一番研究,得出原因为以下两个:
其一,在“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的人士在先进的知识界以及朝廷中,可谓风光一时。由于梁启超与谭嗣同等人当时在社会上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假使真的变法成功,从权位上来说,将是未来朝堂上炙手可热、翻云覆雨的人物。质朴而耿介的蔡元培不愿被世人说自己“攀龙附凤”,读书人的孤傲和自尊,使他“耻相依附,不往纳交”而敬而远之。特别是看到有些新派人士,一旦身据高位,便目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