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
寺先前曾是王羲之的宅院。
蔡元培站在笔飞仿自家庭院中,四周的一切似乎依旧是老样子,唯独那块悬挂在门庭上方的“翰林第”匾额,好像在提示主人在这里曾经经历过的荣耀与辉煌。
然而,耀祖光宗的记忆在闯荡大千世界和领略新学新知后,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华彩。四年京官生活的风风雨雨,差不多也荡尽了仕途腾达的残梦,所余下的只有那纯属于自己的书生本色。
路在何方?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当如何去走?
回顾了他所接触的新知对他产生的强烈冲击,他感到,只有千千万万的中国知识分子具备他这样对世界的认知,具备全新的思维,在灵魂深处来一场革命,从意识上改造中国人,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国是。
此时此刻,荣耀脑际多时的投身新教育的念头,变得清晰而强烈。这是自身特长和兴趣之所在,这也是目睹维新党人惨烈失败后,他所认定的一条报国之路。
还真机缘巧合,机会很快来了。
绍兴作为文化重镇,在这个时期理所当然的也受到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潮的冲击,出现了一批热心研究西学的有识之士。就在蔡元培回绍兴的前一年春,徐树兰和绍兴知府熊起磻,创办了绍兴唯一一所新式学校——绍郡中西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