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翰林造反
运用亲戚的社会关系迅速打入官场,掌握起枪杆子的实权。秋瑾在督办大通学堂时,表面上与绍兴官方打得火热,开学典礼还请知府来讲话。陶成章努力运作,使浙江会党势力日益强大。光复会会员最初只有四五十人,到1905年初增至六七百人。
有句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其意是说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到了蔡元培这里,这个词就要升级了,不是“秀才造反”,而是“翰林造反”了。 “秀才造反”是“软弱胆小,摇摆不定”,但蔡元培的这个“翰林造反”可是雄猛而刚烈。
当时蔡元培的个人声望,对于扩大光复会在国内的影响起到很大的作用。一时间,蔡元培成了中国东南地区革命活动的核心人物。这一时期,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的,有黄炎培、秋瑾、柳亚子、刘师培、马宗汉、李燮和、孙毓筠等人。
黄炎培曾说过:“民国成立前七年乙已秋,吾师忽召至其寓庐,郑重而言曰:‘我国前途至危,君知之矣。诸强虎视于外,清廷鱼烂于内,欲救亡,舍革命无他道。君谓然乎?’
“则敬答曰:‘然。’
“曰:‘欲革命,须有组织。否则,力不集,事不成。今有会焉,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