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大师云集
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不久,经许寿裳和鲁迅的推荐,曾任绍兴教育会长的周作人应聘来到北大。由于时逢学期的中间,不宜开设新课,蔡元培先安排他到附设于学校的国史编篡处任职。新学期后聘其为文科教授,讲授《欧洲文明史》等课程。
紧接着,曾继严复之后被任命为北大校长而没到任的章士钊,应聘为文科教授,主讲逻辑学,并兼任学校图书馆的主任。
在此期间,蔡元培曾函请吴稚晖和汪精卫等人,希望他们来担当学监和教学等工作,但他们都因故而未能前来,只有李石曾“惠然肯来”做了生物学教授。
这一年的8月,从美国学成归来,因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而“爆得大名”的胡适,应召而来,被聘为文科教授。这是继陈独秀之后,又一让北大校园产生较大反响的人物。蔡先生因聘到胡适而愈加兴高采烈。他认为胡适“真是旧学遂密而新知深沉的一个人”。
9月,曾在北大代课的钱玄同和《新青年》撰稿人刘半农,先后出任文科教授。
11月,经章士钊推荐,李大钊进入北大担任了原由章兼任的学校图书馆的主任。图书,是大学的重大资源,同样需要能者打理。
一时间,在蔡元培的网罗下,除了已经提到的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