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美育
、审美作了区别:“科学在于探究,故论理学之判断,所以别真伪。道德在于执行,故伦理学之判断,所以别善恶。美感在于欣赏,故美学之判断,所以别美丑。”所以,美育还具有提高人的审美判断能力。
更进一层,美育还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培养“人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在他看来,要通过美育来培养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目的。
1917年,蔡元培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针对当时一股要在中国掀起倡导宗教的思潮,提出中国不需要倡导宗教,可以而且应该以美育代宗教。他把美育和宗教作了优劣的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所以,我国只能美育来代宗教,而绝不能以宗教来代教育。
早在德国留学,特别是就读莱比锡大学时,他就对美育情有独钟。
蔡元培在后来所写的《自写年谱》中说:“我于讲堂上既常听美学、艺术史、文学史的讲演,于环境上又常受音乐、美术的熏习,不知不觉的渐集中心力于美学方面。”
他在德国,不仅听美学课,而且知行并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