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51章 百花齐放

作出回应,表示完全赞同在北大实行男女同校。
    1920年2月,北大先后招收了九名女性旁听生,邓春兰是其中之一。到了当年秋季招生时,蔡元培将九人全部正式录取,其中邓春兰入读哲学系。北大首开男女同校先河后,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效仿,使得更多女性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对此,有人曾责问蔡元培:“招收女生是新法,为什么不先请示教育部核准?”
    蔡元培回答:“教育部的大学令,并没有专收男生的规定,从前女生不来要求,所以没有女生,现在女生来要求,而程度又够得上,大学就没有拒绝的理。”
    三言两语,于轻描淡写之中,智慧和巧妙的避开了传统的束缚,开创出我国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五四运动后,北京学界呈现出更加自由、活跃的局面,各种思想广为传播,各类团体争先涌现。蔡元培照样是“兼容并包”, 于是北大张开大海一样的胸怀。
    胡适、陶行之等,簇拥着他们的美国老师杜威博士,四处讲学而久居北京。
    约翰?杜威(Joh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