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最为迫切的问题
人,所应付之方策,则又不能稍为之曲护,总谓之处置失当”。
其三、无所谓。这派意见认为,勤工俭学生理应摆脱对华法教育会的依赖,蔡元培的布告,不过是把事情挑明。
赵世炎言道;“现在根本动摇,就是没有忠于勤工。”
李立三则认为:“现在唯一的办法,,还需勤工俭学生自家猛醒,共同补救。”
这些人大多是在工厂勤工俭学较有成绩者。
其四、能够理解。认为蔡元培此举。“纯系经济问题”,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付危局,“不能全责教育会,政.府和国内父老,亦当分任其咎”。
其五、蔡元培代人受过。
如张东荪所说:勤工俭学“一败至此,俗语所谓拆了这样的大烂污,则主其事者不能不负责任……蔡先生不恤为人吐骂,而代人揩去烂污……不过代人受过而已”。
客观的讲,蔡元培的两个通告,在华法教育会频临破产之际,或早或晚是早晚要做的事,蔡元培不做也得有人去做。
华法教育会做为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毕竟不是个经济实体,没有收入来源,也就没有经济承担能力,其能力肯定很有限。勤工俭学生将此当作经济上的依赖,或者对其有很高的期望肯定是不现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