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谋求教育独立
议重点是讨论修改学制的问题。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1921年12月23日,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实际教育调查社三者合并而成立。
当时正值中央政治腐朽、地方主义抬头、教育领域出现权力真空的时期。教育现代化,很大程度上依靠教育社团的群体力量得以实施和进行。由于当时教育团体犹如一盘散沙,难以于全国收统一之效,此会便应运而生。
改进社推举孟禄、梁启超、严修、张仲仁、李石曾五人为名誉董事,蔡元培、范源濂、郭秉文、黄炎培、汪精卫、熊希龄、张伯苓、李湘辰、袁希涛九人为董事,聘请陶行知为总干事。
该社以“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力谋教育改进”为宗旨,推进教育调查、教育测量、科学教育,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教育社团。其成立对促进了中国教育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化的进程,是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的。
2011年恢复重建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现有社员三百余人,已形成有志教育改进者相互切磋和激励的平台,成为非营利性、专业化的第三方智库,这为后话。
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推动下,1922年9月下旬,北京政.府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审议和通过学校系统改革草案等议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