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67章 格格不入

复了公民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精英治校、教育家管理教育,但国民党政府对学校的控制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1928年9月15日,国民党中央党部指令全国学校增加党义课。此后,北伐战争打到哪里,课程就开到哪里。
    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课程计划规定,党义是高等及初、中等学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开始收敛北洋政府的“放任态度”,实行“严格主义”政策。
    1930年12月,蒋介石以行政院长兼教育部长身份发布命令,针对此前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民主运动,禁止学生罢课和举行游行集会,要求学生埋头功课,不问政治。
    1932年,在各方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虽然将党义课改名为公民课,而党义课的教学内容未变,是换汤不换药。
    1934年,国民党颁布《大学组织法》,彻底取消教授治校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相继新建立了10多个国立师范学校,以培养人才所需要的师资,以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在中等师范学校里,始终坚持党化教育的同时,也插入公民教育的内容。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训令,责令包括国立师范学校在内的国内中小学教师一律入党,加强了党对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