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中华民国大学院
会可推荐大学院院长的人选,议决国家教育的重大方案、政策,与政府各个部门保持相对独立。
大学院内设院长一人,总理全院事务,下属办事机构仅设秘书处和教育行政处。
此后,年过六旬的蔡元培有两年光景全力投入了在国内设立大学区的实验。
所谓大学院,乃是参考法国的大学区制而实行的模式。将全国分成若干学区,每一学区以大学院为中心,全学区的中、小学都归大学院管理,不再设立教育局之类的行政机构。这种体制的好处是突出了教育家治校,更尊重教育规律,而且教育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也会相对均衡。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深受教育部行政官僚之苦,对官僚统治深恶痛绝,所以很支持这样的体制改革。
1928年,作为大学院院长的他,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大学校长及各省教育主管与会,共商教育改革方向。
正是在这次教育体制改革中,蔡元培的美育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在确定了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构之后,蔡元培进而突出了科学、艺术、劳动三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院以科学化、艺术化、劳动化相提倡,大学必须具备这三种精神。”他倡议,要在大学区中设立劳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