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75章 读书和启蒙

子思想的儒家典籍。他上学时已认得近千字,不算“发蒙”学生了,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童蒙读物。他最先读的是他父亲胡传自编手写的《学为人诗》。这是一部四言韵文,讲的是忠孝节义那一套伦常道德,“学为人”的道理。接着念的《原学》,也是他父亲编的一部四言韵文,略述哲理的书。这两部书,胡适都念得很熟,书中的意思却不是三岁孩子所能懂得的。
    以后,胡适又陆续读《律诗六钞》《孝经》《小学》(朱熹编,江永集注本)《论语》(朱熹集注本)《孟子》(朱熹集注本)《大学》(朱熹集注本)《中庸》(朱熹集注本)《诗经》(朱熹集注本)《书经》(蔡沈集传本)《易经》(朱熹本义本)《礼记》(陈注本)《纲鉴易知录》《御批通鉴辑览》《资治通鉴》……
    九年的家乡教育,熟读了这许多经史典籍,为他后来做学问,“整理国故”,打下了较系统的旧文化的基础。同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潜埋了尊崇孔孟儒家,特别崇拜程朱理学的思想根苗。
    胡适说,他的父亲胡传“是笃信宋儒的,尤其崇奉程颢、程颐和朱熹,是所谓‘理学’。由于业师刘熙载先生的教诲,我父亲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也很大”。胡传所编的《学为人诗》,讲“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