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成为无神论者
曾反复强调:“我只读了这三十五个字就换了ー个人。"他认为司马光本人也深受范缜的影响,所以当他编撰《资治通鉴》时,硬把《神灭论中这最精彩的三十五个字插入进去,“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ー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这件事成了胡适日后发挥他的《社会不朽论》的重要例证。
从那时起胡适对司马光与范缜的言论文章便十分注意,对他们两人的思想贡献耿耿不忘。胡适后来曾专门论证了司马光是两宋儒学复兴的真正开山者,移了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程源、程张载的传统地位。他认为两宋儒学的崛起是把中国思想界从一千年印度思想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复兴运动,这个运动得功于司马光。他对范更是感情深,日后他凡有言论中涉及无神论的,都必然要提及范填。
1914年8月24日胡适在他的留学目记中专门做了一节(神灭论与神不灭论)的读书笔记,认真排列了范镇(神灭论》的主要观点:“一、形即是神神即是形。二、人体是一,放神不形者神之质神形之用。三、百体之质之形,总百体之谓之神。四、而生者就而灭者,渐而生者,渐而灭者。”
他还专门罗列了反对神灭论主要观点,如梁武帝的答臣下神论,沈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