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新人物
“中华共和国”,在当时起了很大的革命鼓动作用。
胡适等几个少年人看了,也都很受感动。但那时满清王朝的残酷统治下,印这种书,被抓着便要杀头;看这种书也只能偷偷地看。他们这本《革命军》是借来的,要归还;舍不得,便轮流着抄。晚上,学堂的舍监来查过夜,他们便偷偷从床上爬起,点着蜡烛,继续抄。几个人连夜赶着抄成了一部《革命军》。
胡适这个“新人物”,又很关心时事,爱看报纸。
这是日俄战争的第一年。上海的报纸上每天登着很详细的战事新闻,爱看报的少年学生都感觉绝大的兴奋。
这时候,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还没暴露,日俄战争中,无论舆论和民众心理都有些同情于日本,痛恨俄国,又都痛恨清政府的宣告中立。仇俄的心理加了不少排满的心理,这一年,上海发生了几件刺激人心的案子。一件是革命党万福华在租界内枪击广西巡抚王之春,因为王之春从前是个联俄派。一件是上海黄浦滩上一个宁波木匠周生有被一个俄国水兵无故砍杀。这两件事都引起上海报纸的注意,尤其是那年新出现的《时报》,天天用简短沉痛的时评替周生有喊冤,攻击上海的官厅。
胡适说:“我们少年人初读这种短评,没有一个不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