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

宗原是很光荣的,不过到了如今,生生地给这班不争气的子孙糟蹋了,唉,可惨呀!”
    胡适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的创作,有几篇传记颇有意味。其中一篇《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写的是杨斯盛13岁流落到上海,“立定了脚跟吃苦,驼起了肩头做工”,辛辛苦苦几十年,积攒了几十万家财,由一个劳动者变成了大富翁,又热心公益事业,“破家兴学”的动人故事。胡适称赞杨斯盛是一位“可敬可爱,可师可法的”“大豪杰”,特为他立传表彰。
    杨斯盛 (1851年12月4日—1908年5月29日),字锦春,小名阿毛,上海浦东人。父母早亡,13岁去浦西谋生,学做泥水匠,勤奋好学,为人正直,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杨斯盛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由中国人办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成为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清光绪年间,杨斯盛承建外滩江海关北楼,一举成名,时称工界伟人、营造泰斗、上海水木业公所领袖董事、浦东帮建筑业的领袖。杨斯盛被人称为“近代建筑营造业的一代宗师”。
    杨斯盛幼年遭失学之痛,壮年以琅琅诵读为乐,晚年则立捐产兴学之志。1905 年,他在《捐产兴学启》中说:“值此国步维艰,不可终日,听名人言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