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五四运动中的胡适
的舆论、山东问题,对于北京学生运动的舆论等专号。内容以及时反映当前迫切的政治问题为主,与《新青年》侧重理论的特点互补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
胡适由于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他为《每周评论》撰的稿,都是关于思想与文艺的,比如诗歌《奔丧到家》,翻译《爱情与面包》等。但当陈独秀被捕以后,胡适出面召集了周作人等12人,决定继续出版《每周评论》,并由他自己代行编辑。
在后面的编辑中,胡适也延续了《每周评论》之前的立场,抨击政府对爱国人士的镇压,赞颂陈独秀不惧入狱的革命行为,有效地对北洋政府进行了反击。
综上所述,在五四运动中,胡适虽然不同于热血青年的学生们那么的冲锋陷阵,也不同于陈独秀那么激进,但还是以他自己的方式,投身到了火热的斗争之中的。
虽然,关于胡适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人们把五四运动做了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广义的五四运动,指向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以及由此而来的新文学、新思想与新观念的变革。在这方面,狭义的五四运动的发生,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