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
隔绝,其力量极小。那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就是要发挥生活的教育作用,把社会办成学校,去教育广大民众,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唤醒他们的民主意识。遵循这一思想,陶行知重视平民教育、社会教育。
1923年5月,他与黄炎培(1878-1965)、晏阳初(1890-1990)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还与朱经农(1887-1951)合编《平民千字课本》,通过筹办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推行平民教育。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其生活教育的方法.论,这一方法不只是运用于南高师的教学改革中,还体现在他所创办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实践中,开展乡村教育。“教学做合一”是对杜威“做中学”的创造性发展。
杜威的“做中学”只重视“行”,没有其他。陶行知则从行知互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上阐释知行合一于行,在认识论上不同于杜威的“做中学”。由此可见,陶行知不仅创造性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更可贵的是,他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将之运用到民主社会建设之中。
杜威来华讲学既然作为一项中西文化交流的重大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