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坚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
饰了。但我对于刘掞藜先生搜求材料的勤苦,是十分佩服的;我对他的批评,全无恶感,只有责备求全之意,……行文说话偶有不检点之处,我也希望他不至于见怪。”
顾颉刚与胡适的真诚溢于言表,而刘掞藜的勇气也是让人敬佩。刘掞藜英年早逝,从其留下的《中国上古史》《隋唐五代史》等讲义,以及发表在《史地学报》中的《史法通论》一文可窥其坚守“信古”之志。在“疑古”之风大兴之时,能够坚守自己独有的学术立场,颇显学者风范。
《读书杂志》以增刊之名,行读书之实。“疑古”“信古”之争发端于此刊,以“疑古”之胜告终。之后的《古史辨》一直以“疑古”为基调,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对中国史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过于劳碌,12月10日,胡适生病,医生不让其工作,于是胡适被迫将《努力周报》的编辑事务交给高一涵。
12月17日,胡适在病中迎来了自己的31周岁生日和北大24周年校庆,他在《北大日刊》上发表《回顾与反省》一文,指出北大五年来有两大成绩,一是组织上的变化,从校长学长独裁制变为教授治校制;二是注重学术思想的自由,容纳个性的发展。但胡适也指出,北大也存在学术上很少成绩,自治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