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4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线索做我们的天然系统,用这个天然继续演进的顺序做我们治国学的历程。这个书目便是依着这个观念做的。这个书目的顺序便是下手的法门。这是我要声明的第二点。”
    4月初,胡适开始作英文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一文,认为“此题甚不易作,因断代不易也”。胡适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自宋代起,王学之兴是第二期,清学之兴是第三期,文化运动是第四期。
    在此期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
    1923年2月14日,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对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提出批评。这篇演讲词随之发表于《清华周刊》第272期。
    张君劢(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上海市宝山区人,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
    张君劢开宗明义指出,科学与人生观是根本不同的:“科学之中,有一定之原理原则,而此原理原则,皆有证据”;然而“同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