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

    现在,有个小学几年级的文化,就可以读书写字,这应该感谢五四时期的先贤们。提倡白话文,胡适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掀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就是他提出的“文学改良”首要任务。他一生始终关注着白话文的发展和命运。
    南京国民政府初创,胡适因学生罗家伦在政府里当了官,便致信罗氏,希望他提出建议:“由政府规定以后一切命令、公文、法令、条约,都须用国语,并须加标点,分段”。他很盼望党政要人吴稚晖、蔡元培、蒋介石、胡汉民诸公,也能赞助此事。
    但胡适等人的意见,显然没得到重视。政府的一切公文,各种报纸,依旧是文言、骈文满天飞。在胡适看来,这简直连北洋军阀政府都不如。1920年,徐世昌做总统,傅岳芬当教育总长时,还下令废止小学的文言课本,改用国语课本。
    只是,报纸和公文依旧用古文,学了白话文而不能看报,不能在社会上应用,谁还肯热心去学。因此胡适一直希望政府公文和报纸改用白话。
    见国民党的新政府对此无动于衷,胡适一怒之下,便在《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一文里,尖锐批评道:“国民党当国已近两年了,到了今日,我们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