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提倡“大众语”
理科入学考试应有所偏重。
胡适在文学院院长任期内的另一项改革,是规定文科各系的新生都要必修科学概论、哲学概论和中国通史三门课。这三门公共必修课由系主任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按照每次课的内容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讲授。胡适本人亲自讲授科学概论一课的“引论”和“结论”部分。其他部分则由各科教授主讲。
如江泽涵等人讲“数学方法.论”,萨本栋等人讲“物理学方法.论”,曾昭抡讲“化学方法.论”,丁文江讲“地质学方法.论”,周炳琳讲“经济学方法.论”等。“科学概论”一课对于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体现了胡适一贯的教育理念和对北大培养具有广博学识的高层次人才的期望。
这一年的3月8日,胡适在河北省立法商学院演讲《做学问的方法》。谈做学问的两个条件:充分的工具和做学问的习惯。他认为有了这两个条件,方法已在其中了。科学方法只是不苟且,不懒惰,是肯虚心的人做学问的方法。说破了不值半文钱,学起来可要毕生的努力。最后,胡适说,单有方法,还是不够,必须还要寻真材料、活材料、实材料。
5月19日,胡适完成了近五万字的长篇论文《说儒》,这是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