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87章 鲁迅逝世后

性应该是有的,给胡适写信是不是在邀功呢?
    只是此时,胡适人还在美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鲁迅与胡适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两人,都生于内忧外患的十九世纪末期。
    鲁迅生于1881年,胡适生于1891年,两人岁数之差刚好十年。
    他们都在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长大。鲁迅早年饱尝了家道中落,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种种辛酸苦辣。他在《呐喊?自序》中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人间的世态炎凉,煎熬着鲁迅敏锐而早熟的心灵。胡适虽然天性欢娱,但他早年同样也领略了逼债者纷至沓来,挤破家门,母亲穷于应付的窘迫遭遇。他本人在《四十自述》中就详尽地记述过这一难堪的境况。
    鲁迅的母亲是乡下人,胡适的母亲也是乡下人。她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农村妇女最可贵的品质:善良、坚韧、高远、从容。也许,鲁迅与胡适的精神气质,血液中流淌着母亲的遗传密码。鲁迅是周家的长子,胡适是母亲的独生子。
    鲁迅十五岁丧父,胡适三岁半成了孤儿。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孤儿寡母”现象——由寡母抚养的孩子,往往更有理想,更有出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