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

是反对援华的孤立主义人士也无法反对,更重要的是桐油是中国当时最大宗的出口产品之一,可以争取到较多的借款。
    10月4日,做为新任美国大使的胡适赶到美国后。胡适、陈光甫开始了为期数个月的合作。
    陈光甫是地地道道的商人,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在胡适看来,陈光甫“不是很高的天才,但其人忠厚可爱”。
    据胡适日记记载,那段艰难的时光,陈光甫几乎天天与他在一起,“与光甫细谈借款事”、“下午光甫去看财部长,谈的无结果”,“光甫来谈两次。下午我们两人从六点半谈到十点半!” “二次借款如何发动”这样的话,因此多次出现在他的日记里。
    美国人并不想公开“选边站”,帮助中国对抗日本。因此要取得美国的借款非常困难。一些美国官员私下里对他们说,中国的官员和富商在美国有数亿美元的私人存款,何不捐献国家以抵抗日本侵略?这也是宋子文、孔祥熙等人都不愿出面,而竭力推荐陈光甫赴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胡适多次耳闻目睹陈光甫在借款问题上,所遭遇的重重困难和屈辱。
    陈光甫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韬第一次商谈借款问题时,提出七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额,摩氏如此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