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董国忠
位,因为竹板屯是董国忠的老家,作为一种补偿,直接给安排成了一个村支书。
董国忠别看是长青乡的副乡长兼竹板屯的村支书,一直兢兢业业地为老百姓服务,可是,董国忠此时在竹板屯的威望和长青乡的地位上差出了很多。
七十年代末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农民的生活都十分艰难,再加上政府要收三提五统的税,计划生育,总之一句话,农村的支书和村长都是苦哈哈,这些农民当面像人一样,背后就指不定怎么骂娘呢!
用当时的话来讲,竹板屯的农民吃粮要靠返销,用钱要靠救济,种地要靠村子里面补助,要不然的话,他们都吃不饱饭。
村里面的效益不好,很多不理解的人都认为和村长、村支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村干部是能人的话,他们村子绝对不会穷成这样。
酒到酣处之时,李忠信酝酿了许久的话终于说了出来:“忠叔,今天志国舅和我三舅跟我做的事您也听明白了,现在好酒好菜有了,钱也有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能够安稳下来,能够攒下来钱盖房子娶媳妇。我呢,在这里冒昧的问一句,您有没有带动全村人致富的想法呢?”
听到李忠信说起来能够帮助村子里面的更多的人致富,能够让堂弟和王波安稳起来,董国忠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