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2章 佃农

    康宁府知府衙门。
    后宅日光厅上,承运一手翻动账本,一手拨弄算盘,片刻之后紧皱眉头舒展,提笔在账本写下一行数据。
    崇祯五年康宁,各县百姓收获主粮十九万八千七百石、自域外购入两万七千石、从长河东抢得一万三千石,合计二十三万八千七百石。
    平均亩产,六斗两合,原粮九十三斤五两,粗略计算经过加工是成粮七十斤上下。
    这个数字在这片土地上意味着,知府杨鼎瑞向元帅府传书述职,可以骄傲地写上一句,崇祯五年,风调雨顺,康宁有年。
    丰收,值得记载的丰收。
    承运更是打心眼里高兴,因为今年亩产看上去不多,但实际上有诸多意外因素。
    比如在他率领下新开出的土地,拉低了康宁府的亩产;而且自去年秋天起,七县叛乱也对收成造成部分影响。
    这么多意外,依然能保证百姓的生活条件比从前好,在承运心里,二哥打下来的康宁府直到他算完这一笔,才算真正稳住了。。
    叛乱不算什么,他们有制度优势, 粮食才是稳定局势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算下来, 刨去驻军、乡官、民壮、巡检的花销,百姓平均只有九十几斤的成粮, 但这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