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有辱斯文

    盐是很有意思的东西。
    百姓的生活标准可以高也可以低,即使是牧民都有可能在其他方面自给自足,唯独盐不行,无法自给自足。
    盐是人维持生命的东西,任何一个官府都需要控制盐产地,这是就连土司都明白的道理。
    但另一方面,每个人对盐的需求都不大,日常所需一年有个几斤就够,所以百姓对盐的价格变化并不像粮价变化那么敏感,这中间就藏着暴利。
    这种特性的存在,盐成为朝廷很好的税收支柱。
    在明朝,盐税是占比第二大的收入,仅次于粮税。
    而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的盐税改革,使盐税收入占到了总税收的一半。
    刘承宗过去没接触过这些,对此并不了解,但杨鼎瑞很清楚这些事。
    从朝廷的角度上,税收是必须的,还需要多收,但如何薅出最多的羊毛,只听最少的羊叫,就是进步。
    杨鼎瑞并不认为刘承宗在康宁府七县要进行的改革是进步,尽管他要给予奴隶自由人的待遇,分给土地,但这最多只能叫好人好事。
    自己硬挺着难受,去给别人谋福利,那可不就是好人好事嘛。
    杨鼎瑞认为刘承宗要做的进步,不是当个好人,而是要建立一个进步的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