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大势所趋
就可以上书辩驳。
冀州印坊一下子忙了起来,业务爆满。
甄宓随即请示天子,要求在中山设立新的印坊。理由也很充分,中山附近有大量的山林,木材资源充沛,能够满足刻版材料的要求。
此时,刘协正好巡视到中山,应甄宓之邀,视察印坊选址。
这时正好发生一件事,中山王刘稚病故,享年五十七岁。
刘稚虽然有妻有妾,却没有嫡子,依例国除。
中山国转为中山郡,中山相改为中山太守。
为了体现朝廷对宗室的体恤,刘协下令从刘稚的庶子中挑选了两个年轻人,拜为郎官,并给予其他人参加考试的权力,让他们可以在郡县为官吏,挣一份俸禄,养活自己。
甄宓最擅长揣摩天子心意,不用刘协开口,就派人送了几套教材去。
平心而论,这些宗室子弟从小就衣食无忧,也有师傅教导读书,只要不是自己太废,通过考试,在郡县谋一官半职并不难。
真要那么废,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刘协对中山国的处理随着邸报传遍天下,冀州百姓为之欢欣鼓舞。既然连宗室子弟想做官都要经过考试,还有谁能例外?就算世家、大族子弟现在有些优势,但只要自己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