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鸿蒙初开
,还有不少人从长安赶了过来,以上书、进言等不同的方式参与会议。
分歧很大,争论也很激烈,但三公的意见相对统一,原则上同意分科取士,区别只在于具体的方法。
比如说考试,如何考,是像冀州郡县那样举行统一的考试,还是根据各州不同的情况分别考?
用什么教材?
冀州郡县录取的是普通吏员,对儒学素养的要求没那么高,识字就行。他们的考试基本不涉及经学的内容,即使有,也可以选择没什么歧义的文字,相对简单。
可是录取高级高员就不能这么干了,必然涉及经学。
而涉及经学,就会有师法、家法的不同。
有人提议,用杨彪、蔡邕等人校定的熹平石经,这是由先帝主持,几位知名大儒共同校定的经学定本,是现成的统一教材,没道理不用。
但很快就有人指出,熹平石经虽然规范,但与当前形势不合。
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没有天子特别重视的《孟子》。
天子施仁政、行王道的很多理论都来自于《孟子》,现在要分科取士,考试范围却不包括《孟子》,合适吗?
再者,熹平石经全是儒家经典,没有实学内容,算学、农学、工学一概付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