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目的地
名和标志。
开始纷纷改回以前的老地名,老字号。
“反帝路”恢复为“东交民巷”,“反修路”改回“西交民巷”。
“东风市场”改回“东安市场”,“京城烤鸭店”率先恢复了“聚德全”的匾。
与此同时,遍布街头的标语牌、语录墙、和大字报也都迅速消失了。
年轻人甚至穿起了时髦的喇叭裤,姑娘们把头发烫成卷发。
这些都是生活即将发生积极改变的明显信号。
但话说回来,这也只是表面性的变化而已。
真正的内在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一个非常缓慢艰难的过程。
实际上由于改革刚刚开始,此时社会的生态环境,还在遵从着计划经济体系的规则。
现实并没有给宁卫民提供什么大展拳脚,谱写个人传奇的空间。
旧有势力和观念还在人们的心里根深蒂固。
首先说做买卖吧,这个年头就没有合法的个体户。
做小买卖的人有是有,甚至都有人胆大包天,推着小车跑到天安门广场上,明目张胆卖卞萝卜去。
可有一样,千万别碰上“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
否则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东西会被充公、没收、罚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