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文武分制之道
,枢密院主官为勋臣,副官当为文官。主官军队庶务。今后军中从营官开始,必有一文官作为佐贰。掌管粮草,后勤,记功等事,在兵部与枢密院双重领导之下。一省总兵,下辖数参将,因为各地问题不同,一参将下多则数营,少则一营,”
“只是文贵武贱,非社稷之福。臣以为武勋之所以贱,并非文官有意压制,实在是武勋无能。如朔州伯,云中伯,东海伯等赫赫名将,纵然臣也不敢轻之。何况其他文官。臣以为勋贵领兵,乃国家之正途,但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世袭罔顾乃是国家恩典。然即便是太祖与成祖也没有想过,让勋贵之后,世代领兵。定然是能者留,不能者去。”
嘉靖感叹一声,说道:“还是卿有大局观。”
如果周梦臣提文官全面接管军队,嘉靖是决计不会同意的。因为他没有安全感。而且虽然也兵部尚书总管戎政,管理京营。但是京营的根基其实还是爱勋贵手中的。
这些勋贵纵然无能。但在嘉靖看来,也是比文官可信。毕竟嘉靖在文官手中吃了不少亏。不管是杨廷和,还是徐阶。而今嘉靖之所以觉得徐阶麻烦,不就是徐阶一方面滑不溜秋,找不到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徐阶聚集大多少士林主流舆论,让自己成为士大夫的集团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