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觉醒

银行在美国的商务,
    廖景昌和何秉桓的父亲是旧时好友,延续两家的友谊,在商业上显露头角的何秉桓和接受西式教育的廖竹宾两人,也维持着密切的联系。
    临行之前,廖竹宾建议何秉桓跟随他搬迁到旧金山,利用他历年经商积累的资产和财富,把生意做到美国去。
    受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工到美国淘金的影响,何秉桓认为在美华工群体是一个潜在经济利益巨大的市场,如果把药材、茶叶、布匹、成衣等生意做到美国,将获得远超过在香港的收益。
    何秉桓是一个行事果断的人,分析出其中利益之后,他便带着一家十余口,跟随廖竹宾一块,举家迁往美国旧金山。
    优于绝大部分大陆地区商人的眼光,使得何秉桓的事业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870年间到1881年间,普通一个在美华工的工资普遍在26美元左右,虽然不及白人工资的一半,但是节省下来,一个月攒下来的工资,足足是满清治下百姓的十倍。
    相对宽裕的工资为华工消费提供了条件,依托设立在旧金山及其他华人聚居区的杂货店、药材店,何秉桓的生意越来越大,名下的华人职员逐渐发展到两百余人,他本人也迅速成为在美华人商界的领头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