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
免俗。来自后世而又精研战史的刘一民对这些陋习自然很了解,其他三个哨兵更清楚,以为是自己的弟兄受欺负了,所以呼啦一下就围了上来。刘一民嘿嘿一笑,嘴上喊着你们他妈的想打架不是,左手却直接抓住一个哨兵的头往另一个头上用力一碰,登时了账。另两个刚想搂火,刘一民右手的驳壳枪唰唰挥了两下,砸的这两个家伙的头直接往外冒血,眼见也不活了。刘一民把四个哨兵的身体用枪支着,不让倒地。远处的桂军看见,以为四个哨兵围在一起抽烟,所以,也没有人在意。
解决了哨兵,刘一民大摇大摆的向炮兵阵地走去。几十米的距离,很快就到。刘一民一看,一溜18门山炮已全部架好,炮口对着红军阵地,正在准备试射。刘一民仔细一瞅,全部都是老式的福卜斯山炮,和后世在军事网站上看到的民国时期装备的山炮一模一样。
虽然在来自21世纪的刘一民眼里,这些炮又土又笨,射程近,威力小,早就该进军博让人参观回忆了。但熟悉军史的刘一民知道,这个时候这些炮可是宝贝,应该是桂军炮兵主力的大部分家当了。要知道,从北洋政府一直到国民政府,中队的炮兵装备是一年不如一年。30年代初许多装备的大炮都是北洋时期留下来的。由于没有好的钢材和缺乏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