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三八三章 科尔沁风暴(上)


    在伪满建立以前,蒙古地区基本上是封闭的,土地被称呼为蒙地,土地租税不上缴国库,而是交给各蒙旗的王公贵族,叫做蒙租,各项制度基本上沿袭封建制度。日本人不承认伪满洲国是大清帝国的延续,也就不承认大清帝国对蒙古王公的封赏,不过他们知道这些蒙古王公在草原上的影响力,暂时维持了蒙地、蒙租。等到1936年日伪在长春扩大新京城市建设的时候,就把拥有长春土地的哲里木盟盟长齐默特色木丕勒找去谈判,由伪新京市政公署给予补偿,结束了长春市内的蒙地、蒙租征收特权。关东军这下尝到了甜头,干脆在1938年导演了一出由伪总理大臣张景惠向溥仪献上“蒙地奉上书”的傀儡戏,说是蒙古王公自愿放弃对对蒙地的所有权和征租权,全部土地捐献给伪满洲国。这下,蒙地完全开放了,土地国有化了,日本鬼子在蒙古草原上兴建军事工程也就更方便了,蒙族人民的苦难也就更加沉重了。

    自从日军的铁蹄踏上美丽的科尔沁草原,抗日烽火就就随即燃起,一直没有熄灭。直到我军解放白城前,抗联第三路军的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所部就活跃在科尔沁草原上,多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王明贵麾下的丛世和抗日分队,虽然人数只有77人,却在1941年进行了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