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九章 割城换将

域,同是一亩地的产量却只有北方四成,这样的产量直接导致南方产粮稀少。

    而在农耕为社会主体产出的汉代,生产不出粮食,不仅仅关系生计,对整个社会的经济,以及人口生养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虽然如今江淮地区,也有人开始种植水稻,但也因为培植和种植技术原因,产量都很不理想。韩烈首先在建邺成立典农都尉府,接着在临淮又成立典农都尉府,都是存有在江东区域培植和种植出优质的水稻的心思。

    农耕时代,只要有了粮食,无疑就有了人口。事实上温饱问题,不单单是汉末一朝的问题,而是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都致力解决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还有些地方存在温饱的问题。

    如今韩烈统领徐州,扬州大部,区域人口已经超过两百万,要全面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必须培育出新的水稻种植模式,而之所以选择在建邺和临淮两地作为实验之地,也是韩烈知道后世的江淮区域,是优质粮食产出之地。

    只要种植的好,一年足以产出两季粮食,春天种水稻,深秋种冬麦,这样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农田,产出的粮食的也会成倍增长,这就是江淮之地的优势,是眼下乃至后世任何省份都没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