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贞观之初的天灾
现了一次持续3年左右的气候变冷。
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东突厥汗国连续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灾,造成空前的大饥荒。原本强大的东突厥汗国,在贞观四年突然覆灭了,方煦认为与气候变冷,牲畜大量冻死饿死有很大关系。
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黄河流域遭受连续的严重霜灾,造成严重的饥荒。
在贞观元年,黄河流域的气候突然变冷,连续三年遭遇严重的霜灾。对此次连年霜灾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此次连续霜灾,以贞观元年最重,该年秋季的霜灾,范围最广,几乎涵盖整个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并引发大范围的饥荒。
贞观二年的霜灾记述不多,灾情发生在河南河北地区,并引发饥荒。
贞观三年的霜灾,发生于黄土高原北部,影响较轻。
而在关中地区,持续两年的饥荒已趋于缓解:“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其得人心如此。”
从史料分析,此次黄河流域连年霜灾似乎具有逐年减弱的趋势。
贞观四年:“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