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弘文馆讲学
半闲公晨入弘文馆,受诸生责难。太学生卢显,以“何为师,师为何?”问焉。(画外音:自己称自己为半闲公,真是有够自恋的。)
孟子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自魏晋以降,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今有方煦,观蒙书不显,故奋不顾流俗,犯笑侮,作《半闲斋读书笔记》,以启蒙族内子弟,无意流传。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煦以是得狂名。
诲之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老子、郯子、苌弘、师襄,项橐七岁为孔子师。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无长幼,达者为先。如是而已。”
虞世南道:“此乃千古雄文。”
孔颖达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方煦七步成文,堪称千古佳话。”
杜如晦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出自《孟子?离娄上》。这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