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44 苏共19大

的局面,至少比历史上的苏联还要好了不少。
    不过,战争也给苏联带来了不少劳动力损失,超过一千万苏联人死于战争(虽然当中有不少是波罗的海三国、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的平民或反苏维埃武装分子),导致战后苏联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幸好,因为苏联伤亡比历史上少一倍的缘故,苏联的劳动力缺失情况并不算太严重,暂时还能够接受。
    事实上,这场战争带给苏联的,除了破坏以外,还有发展的契机。因为战争的爆发,苏联本国的军事工业及其配套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在苏联接收德国和北意大利的工业体系后,更得到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业技术和先进设备。
    这些从德国和意大利得来的技术设备,正好弥补了苏联在精细加工、冶金技术和机床、电器生产上的技术短板。
    在得到这些技术后,苏联相关企业部门都已经展开了相关的技术学习工作。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开始“学以致用”,利用从轴心国企业得来的技术改良现有的产品,以提升自家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有的工厂甚至还开始设立“山寨”生产线,使用从德国/意大利搬来的设备,应用德国/意大利的生产技术来生产“高仿真度”的工业产品,使苏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