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63 西伯利亚派的崛起

让曼图洛夫所掌握的中央组织部提拔“更合适的人选”来填补这些位置。
    至于赫鲁晓夫,他这次就惨了,虽然名义上是平调(从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调任摩尔达维亚党委第一书记),但他的党内地位却降了不少。
    他不但失去了自己在中央政治局的位置,而且还被调到摩尔达维亚这样一个工农业都不怎么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要基础没基础,要资源也没啥资源。
    没有苏联其他加盟国的“接济”,摩尔多瓦经济根本无法得到发展。
    在历史上,苏联解体后,这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因为没了苏联的支持而崩溃,成为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
    为了生计,大量摩尔多瓦美女沦为娼妓(有说40万人,占全国人口10%),不少人逃到欧洲其他国家当廉价劳工,被骗到外国(主要是巴尔干)妓院的女人更是不计其数。
    尽管摩尔多瓦的经济也在共产党当选后得到了发展,生活水平略有改善,但依然没能摆脱其贫穷的面貌,经济水平也因为其基础和条件所限,很难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当然,如果管治者是超有能力的话,还是有机会把摩尔达维亚给搞起来的,但赫鲁晓夫明显不是那种管治奇才,让他去管条件好的地区还算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